顯示具有 Maker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Maker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8年1月29日 星期一

自製藍牙音箱 - 過程篇

自上篇自製藍牙音箱的「音效測試影片」過了一個多月,才有時間來寫一下整個製作過程。有興趣DIY的同好可以參考一下,而只是愛看別人怎麼做的過路客也可以欣賞一下。其實我之前寫過一篇「製作一個Arduino專案不只是寫Code」,裡面就說到除了主版跟電路之外,外殼跟電源是最難搞的,這一篇也是一樣,組裝外殼花了最多時間,選購合適的鋰電池也花了不少時間。


簡述一下整個製作音箱的步驟:

  1. 選購喇叭單體及藍牙、擴大機板
  2. 選購充電與開關等電路零件及鋰電池
  3. 設計及訂購密集板外殼
  4. 選購PVC貼皮
  5. 找材料製作音箱罩網
  6. 購買適合的加工工具
  7. 安裝組合
先說一下音箱的材料費用,切割好的密集板大概1000出頭、2個單體加擴大機板約1700、電池加其他線材跟零件大概500、PVC貼皮約100,加一加材料費用大概至少要3000元。而工具看個人,可能比買材料更貴,尤其是電動工具,現在做木工不比在學校的時候都是手工具,現在個人用的小型電動工具種類可多了,為何說小型呢,像很多木工的電動工具是用來做櫃子桌子之類的大型家具,並不適合做這種小型的木工,這類木工還是往製作模型的方向去找。

2016年2月11日 星期四

用Raspberry Pi當Airplay喇叭



擁有Apple TV的朋友一定想將音樂部份輸出到自己心愛的喇叭上播放,但很不巧Apple TV音訊的輸出是光纖數位,購買有數位光纖輸入的DAC可所費不貲,但是最近越來越常在Apple Store上租影片來看,明明有好的擴大機跟喇叭卻無法播出影片裡震撼的音效,卻令人有一點傷腦筋。於是想到Airplay的功能,要是讓Apply TV透過Airplay將聲音傳送到喇叭上,應該就解決數位輸出的問題。

但是,買一台Airport也要3000多元,而且聽說(謠言)它插電久了容易燒壞,而且我的擴大機是Cambridge Audio Azur 651A,內建有USB DAC的功能,之前插在Macbook上播音樂聽起來是蠻爽的,只是把一台NB擺在電視機旁,並且還要開家庭分享才能播放音樂,使用起來卻是不太便利。

那天,看著我的Raspberry Pi 2,突然想到如果接上一個USB WiFi dongle,再透過USB接到我的擴大機上,這樣不就是一台無線播放器,如果可以找到支援Airplay的軟體,那就變成一台Airplay播放器了。

2015年7月15日 星期三

無螢幕安裝 Raspberry Pi

買Raspberry Pi套件時,最基本要有的是一張記憶卡(當硬碟用)及一個USB變壓器(最好是2A的),然後接了USB鍵盤滑鼠與HDMI螢幕,就成了一台小電腦。但是現在人多用laptop,往往沒有多餘的鍵盤或螢幕,所以本篇要說明的就是如何再沒有多餘的螢幕跟鍵盤狀況下把NOOB(1.4.1)裝起來。

不過說真的沒有螢幕與鍵盤滑鼠安裝真的是「有點麻煩」,所以這邊用的是偷吃步,至少家裡有可接HDMI的電視機以及滑鼠吧,只接滑鼠和電視機,就可以利用NOOB把Raspbian裝起來,之後再利用SSH透過有線網路連線進去設定你的Raspberry Pi。

首先利用OS X的磁碟工具格式化記憶卡,選FAT格式即可。記憶卡不要買太便宜的,選大品牌速度快一點的風險會比較小。從官網下載完整版的NOOB解壓縮,然後把解壓縮之後的檔案全部複製到記憶卡上,這時就用HDMI接好電視,USB接上滑鼠(一般無線的也可以),這時開機電視上會看到NOOB的第一個安裝畫面,請用滑鼠勾選 Raspbian [Recommanded] 然後按Install。之後會看到開始安裝的進度Bar一直跑,一直到100%之後,RPi會重開機,這時其實就可以關電把RPi給拔下來了。不過要注意,Linux最好是好好關機再插拔USB設備及電源,否則常容易造成檔案毀損而開不了機。接下來把RPi接上有線網路,預設會用DHCP開機,這樣RPi就得到IP了。

2015年4月27日 星期一

Arduino之做出名堂 - MRT計時手表


在台北搭捷運是沒有時刻表的,因為班距短,而且真要看的話,進了捷運站螢幕上有跑馬燈會顯示下一班捷運還有多久發車,趕的話估計一下時間就小跑步也就趕上了。但是有兩條支線 - 北投到新北投,以及七張到小碧潭是按照時刻表發車的,而且班距較長(可能會到20分鐘一般),所以有時候你需要看看時刻表估計是否可以趕上下一班捷運,太久的話可能等公車還比較快,而捷運站有印時刻表讓旅客自取以參考時間,上網找並沒有相對的App,所以乾脆自己做一支手錶,可以倒數計時看下一班捷運還有多久發車,這樣在車站外就可以估計要不要去搭捷運了。

規劃手表應有之功能:日期跟時鐘是最基本的,還有MRT倒數計時功能,可以輸入時刻表,由目前時間推算下一班MRT還有幾分鐘,另外手錶還加上偵測溫度氣壓Sensor,用來推算目前高度,也算是多點附加價值。

規劃好功能後,接下來是硬體採購,要做一支手錶應該會有:

  • 螢幕 - 我用了1.3吋白色OLED的螢幕,支援3.3/5V
  • 主版 - 體積要儘量小,Arduino Pro Mini ATmega328 3.3V,我買了號稱可跑16Mhz的,不過感覺不出來有啥不一樣
  • RTC(Real Time Clock) - 從網上找了一塊DS1307晶片的Tiny RTC,支援3.3V及I2C,原本它還帶CR2032電池座,但是因為太占空間,就解焊掉換接小一點的紐扣電池
  • 感測器 - BMP180,可測溫度及氣壓換算為高度
  • 電池 - 為了縮小體積,買了個僅130mAh的3.7V鋰電池
  • 兩個按鈕 - 用來切換時間及MRT倒數顯示畫面,以及切換螢幕休眠
  • 表殼錶帶 - 這部份就比較傷腦筋,不會有現成的商品可用,不是想辦法用3D列印或手工DIY自製一個

2015年2月8日 星期日

Arduino Pro Mini 上傳程式出現錯誤訊息?

玩Arduino,有人喜歡玩大的比如說Mega,看重它I/O pin夠多,Memory比較大之類的,但也有人喜歡玩小的,比如說Pro Mini,I/O數跟Uno差不多,分為5V/16MHz與3.3V/8MHz兩種,但它沒有USB,也因此讓體積更小。如果想要連接電腦,就需要接另一張USB轉TTL/RS232的小卡。下圖從右開始依序是Uno, Nano, Pro Mini以及USB轉接卡:


使用Pro Mini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要怎樣跟USB to TTL卡連接。Pro Mini買來時通常pin腳要自己焊,不過附贈的針腳常是90度公頭的,也就是跟左邊USB卡上的針腳一樣,可以去電子材料行買90度母頭的(如圖)來焊。

USB to TTL/RS232上面的針腳從左開始依序是:DTR / RX / TX / VCC / CTS / GND
而我這片Pro Mini上的針腳從左開始依序是:DTR / TXO / RXI / VCC / GND / GND
有的Pro Mini標示會不太一樣,比如說第一腳標 GRN,最後一腳標BLK之類的。但其實它的順序都是一樣的,直接一對一接上即可。

其中DTR是Auto Rest腳位,如果沒有接這條,你會發現在上傳程式時出現「avrdude: stk500_getsync(): not in sync」的錯誤訊息。上網找資訊往往會發現有人建議在上傳程式時,看到白色compile完計算程式大小的字樣時,趕緊按下Pro Mini上的reset鍵,就可以成功上傳,一試還真靈,心中暗暗感謝谷歌大神,殊不知這是因為沒接DTR腳位,所以在上傳程式時無法自動reset。


2015年1月15日 星期四

Arduino之玩出名堂 - 聖誕音樂盒

去年(2014)年聖誕節將臨之時,想要做一個特別的聖誕禮物給另一半,首先想到的是聖誕樹;看了Lily Allen版本(原唱是KEANE)的「Somewhere Only We Know」MV幕後製作花序,想說也許可以自己做顆聖誕樹(像2:06開始那樣,自己做樹幹黏上樹枝再著色),但是走了一趟美工材料行,發現要做這個好像搞太大,材料也不好買,所以更改計畫,以聖誕樹為主題,做一個能播放音樂的盒子吧。


Lily Allen版本Somewhere Only We Know

3:22秒可以看到整個場景,聖誕樹跟場景是真的模型,
裡面的角色也是用一張張紙片連拍之後進電腦合成的動作

2015年1月13日 星期二

製作一個Arduino專案不只是寫code(二)

上篇最後講到要如何將電池連接到Arduino,這部份就開始跟電路有點相關了。一般說來一開始大家買的Start Kit(所謂懶人包)多半都是使用UNO配合麵包板跟跳線來連接電子相關零件,當然如果你是電子科系畢業又有豐富電子實作經驗的,以下這些內容就可以跳過啦。

關於連接線材大概會經過這幾個階段:

  1. 麵包板與公-公跳線(兩端都是針)
  2. 開始需要公-母跳線(可能需要連接另外的電子模組)
  3. 自己做線(外面賣的長度可能不符,或想製作多對多的跳線)
  4. 開始焊接(有的電子模組沒有針腳需要自己焊接,或因為焊接比插線來的牢靠)
  5. 自作排線
自作線材會需要一些工具,最基本會需要剝線鉗與夾線鉗:


右邊是剝線鉗,有各種口徑,這把是從AWG20(0.8mm)到AWG30(0.2mm),一般我們做小型電子設備大概用到AWG24(0.5mm)與AWG26(0.4mm)居多,要是沒這把箝子想用剪刀或其他平口鉗把電線皮割開,多剝幾次你應該就會受不了了,所以買些好用的工具可以讓你DIY之路順暢些,專案也不會因為工具因素而擱置。左邊那把是夾線鉗,是用來將端子固定在線材上的,這部份等會介紹杜邦端子時再說。

2014年10月8日 星期三

Arduino之玩出名堂 - 延時大夜燈


在生活當中,小夜燈是很多人喜歡用的小電器,燈一關小夜燈就亮,可以提供一點點照明讓你不要摸黑走路。但是如果你想多要求一點功能,比如說調整小夜燈的亮度(換個燈泡),調整它在暗到什麼程度才要亮(有時燈還沒全關它就已經亮了),或者希望它亮一陣子就關掉(我都已經上床睡覺了,何必繼續亮著)等等,越來越複雜的功能好像不是市面上一兩百塊買到的小夜燈可以勝任的。

其實市面上有很多類似的「智慧家電」產品,比如說一對多紅外線遙控燈座,用一個紅外線遙控器可以遙控開關幾個E27標準燈座;或者聲響及紅外線感應燈,人經過或發出聲音時才會亮,過一陣子就熄滅,攝影機常常就搭配這種感應式的燈,以提供足夠的亮度讓攝影機工作。其他有光感應式插座,定時插座等等,還有近年來智慧家庭話題開始發燒,用手機藍牙遙控燈具也開始有大廠開始制定標準生產藍牙全彩LED燈泡,可以用App遙控所要的顏色跟亮度,不過這些都不能符合我想要的要求:

1. 關燈後自動開啟,不用操作手機或遙控器
2. 燈開了之後會自動關閉,全暗有助於睡眠
3. 夜燈亮度要足夠能從客廳走到房間裡


2014年9月14日 星期日

Arduino之玩出名堂 - 遙控車(一)


Arduino這幾年來很流行,它是塊微處理器開發版,讓非電子專精領域的人也可以簡單寫些程式來控制硬體,做出你想要的電子裝置,比如說遙控車、四軸飛行器、智慧家庭設備等。

網路上跟實體書本很多人在教如何使用Arduino,透過一些與電子元件結合的實驗,可以點亮LED,驅動馬達或伺服機,偵測溫濕度,超音波測距離,讓蜂鳴器唱歌,以及驅動高電壓設備等等。但是對於用Arduino做出什麼實際用途的文章並不多,很多玩Arduino的人上淘寶買智能小車等套件,不過說實在的,這些套件做出來的「智能車」其實蠻醜的,你可以用「智能小車」作關鍵字google一下圖片就知道了,這比起玩擬真遙控車的外型來說實在是不能比。

但是做一台車需要的不只是電路板,還有底盤、馬達、遙控器以及外殼等,這些東西都要是「套件」那就不容易了。所以我選了一台RASTAR公司出品的1/24比例的 GOLF GTI 遙控車當做基底來改裝,利用它已有的底盤、輪胎及外殼,想把Arduino電路板裝進去,自行更換馬達及伺服機等,配合手邊有的遙控器來做一台擬真版Arduino遙控車。

網路上改遙控車的人,大多是從遙控模型的角度來改裝,更換遙控接收器與那種6動8動遙控器配合,加上電子變速器(俗稱電變)控制加速,換馬達以及改造舵機(伺服器)做線性轉向,還有加LED車燈等等。這樣改完車子跑的快,並且操控性也好,換鋰電池的話又可以跑更久,但這些遙控器、接收器、電變等並不便宜,除非你已經在玩遙控車,否則投資這些設備可說所費不貲,絕對比這種玩具車本身貴上幾十倍,對沒有立志要玩遙控模型的我來說,還是選另一條改裝之路吧。


2019夏北海道自駕全紀錄 - 租車取車開車及行程安排

夏天的北海道很適合開車帶著一家大小出遊,可以自己控制出發以及景點停留時間,也可以深入暢遊美瑛各個大小景點,但是在北海道開車租車實際上的經驗如何,是這篇文章想要分享給大家的。 我在2019年7月帶著老婆跟岳母三人,行李一大兩中,在rentalcar.com上跟Nissan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