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租車證件需要台灣駕照、駕照譯本以及護照,如果駕照上面的有期限已過,需要到監理所換新的駕照,共250元。
- 新千歲國際機場二樓入境處,下午5點半後國際線的租車公司櫃檯就下班了,我是到一樓的接待櫃檯,撥電話去租車公司請接駁巴士來接我們。
- GPS可設為中文,使用mapcode大部分時間定位都很準確,但是在美瑛時,照著導覽DM上的mapcode輸入,常常會帶你到景點的另一邊,所以自己還是要找一下景點到底在哪裡。
- 日本高速公路速限大部分是80公里,但一般都可以開到100左右,在超車道上還可以超過,測速照相好像不多,這幾天開下來只看到對向車道有一台警車在測速。但注意超過速限太多罰的是很重的,所以還是要小心點,在鄉間如果對象有人跟你閃燈,有可能前面就有警察。
- 租車公司沒講如何打開油箱蓋,我還找了半天最後拿手冊回旅館看,才找到開油箱蓋的拉柄的位置,通常應該在方向盤右下方低一點隱蔽的位置。
- 加油站會先問Cash還是Card,一般租的車都是加Regular的油。記得還車前要把油加滿,靠近Nissan租車公司的加油站多半都在對向車道,所以可以在之前就加滿油。
- 需不需要買Hokkaido Expressway Pass,那要看你的行程。基本上札幌到旭川、小樽帶廣等地有高速公路,但美瑛、富良野跟道東就是一般道路了,可參考收費表算算是否划算。
- 在都市裡開車常見的狀況就是右轉車需要讓對向直行跟左轉車先走,交通比較繁忙的地方有的紅燈旁邊有多一個燈的,那就是右轉專用燈。還有就是要去的地方在對向車道(右手邊),此時如果不是黃線或有禁止右轉標誌可以直接右轉過去進停車場,不然迴轉的邏輯會跟台灣相反,先開到下下個路口,左轉三次後再右轉到對面車道靠邊。
- 停車場價錢不很便宜,在旅館停一晚大約700至1000日圓,觀光區如小樽運河旁的停車場,一小時大概就要800日圓,要留點千元大鈔以支付停車費。
2019年7月25日 星期四
2019夏北海道自駕全紀錄 - 租車取車開車及行程安排
2014年1月22日 星期三
成田機場轉機出境(Narita Airport Rest House)
日前去了一趟紐約,回程在日本轉機,但是ANA的飛機到日本時已經晚上9點多,而飛台灣的班機是隔日下午5點多,所以勢必要在日本過夜。尤其成田機場並不是24小時開放的,到了晚上是會趕人的,有些網友的經驗是航警會一個個檢查證件,並將隔天一早出發的旅客集中到一個區域裡,而且像我們這種抵達時間如果要進東京也11,12點了,坐了10幾小時的飛機,還是在機場附近找個落腳處好好睡一覺吧。
在網路上查了一下資料,發現有一家旅館叫「Narita Airport Rest House」,說在機場一二航站之間,走路都可以走到。連大方都有介紹(雖然他說他沒住過),所以沒仔細研究就給它訂下去了,反正只不過是轉機嗎。
P.S. 官網訂房Twin Room是5500日圓(含消費稅),比Agoda等訂房網更便宜呢。
等到快從美國回台灣時,突然想到在日本轉機可以出境嗎?雖說日本是免簽證,但是以轉機為目的的話,不知海關會問些什麼。還有,行李可以提出來嘛?還有旅館附近有些什麼商店之類的,如果隔天想去附近逛逛可以去哪兒?這些在網路上好像沒人有啥經驗分享。
奇怪,每年去日本旅遊那麼多人,從來沒人住機場附近的嗎?我看大家都是在討論怎樣進東京買套票最划算等。所以我這篇文章就把這些疑問給說個清楚。
2013年8月31日 星期六
2011年3月1日 星期二
2009年11月15日 星期日
峇里島的好司機
2009年10月10日 星期六
旅行最重要的就是...
2009年5月19日 星期二
日月潭風光
2009年4月8日 星期三
〔義大利〕憶 卡拉卡拉大浴場
義大利羅馬發生了6.3級的強震,報導說許多古蹟受損,其中特別提到建於第三世紀的卡拉卡拉大浴場(Terme di Caracalla),有可能垮掉的消息。
昨天聽到這個新聞的時候,心裡覺得很難過,半年前才去拜訪過的古蹟,沒想到在強震中,有可能面目全非了,雖然一方面慶幸自己已經去過,另一方面卻因為是去過的地方而有回憶和情感,覺得特別遺憾。
雖然覺得感傷,但也讓我回想起這次旅行和它有關的一段趣事。
卡拉卡拉浴場,位於羅馬市中心的東南方,顧名思義,是個洗澡的地方。
但古羅馬人洗個澡搞得非常大,大浴場整個很厚工(台語),它不但是超級巨大的建築遺跡(據說可容納1500人同時入浴),巨大到讓人感覺很不真實,它在當時還是非常奢華的建築物,一整個雕樑畫棟、金碧輝煌。
除了有室內的蒸氣浴、溫水浴、冷水浴,還有一座露天游泳池,其他的設施還包括花園、圖書館、藝廊、健身房、商店等等。且浴場內還常有表演或運動比賽。
所以對古羅馬人來說,去浴場洗澡不只是洗澡,還是社交還有身分地位的表徵。
不過卡拉卡拉大浴場比起附近的圓形競技場(Colosseo),或是其他位於市中心有名的景點如萬神殿(Patheon)、許願池等,應該不算熱門景點。我們去上述這些地方看到都是萬頭鑽動的景象,但參觀古浴場只看到小貓兩三隻的情況來看,真的不熱門。
但這個不太熱門的景點,我們卻還好不容易,才終於看到它。
去義大利前,我在旅遊書中,看到一張卡拉卡拉大浴場的照片,那照片,拍得真是...非常吸引我。
怎麼說呢?首先,那藍到已經是寶藍色的天空(應該是加了偏光鏡啦)吸引了我的注意。
我對於這種藍到不行的藍天,真的很沒招架能力,喜歡出國拍照的人應該知道,想要照到這種接近寶藍色的藍天,就得在夏天去旅行,特別是去緯度偏高的地區,幾乎隨便拍隨便有,管你是單眼還是傻瓜相機,這也是我為什麼喜歡在夏天出遊的原因之一。(在台灣想看到這種藍,恐怕只得在盛夏的高山上才能見到吧。)
再來就是,看起來是如此巨大的古浴場遺跡,在烈陽的照耀下,竟透露出一股神秘的氛圍,那很像好萊塢電影會營造的一種沙漠裡古代神殿的神秘尋寶氣氛(譬如說神鬼傳奇The Mummy這類的電影),深深吸引著我。
好啦,我真的很會幻想又多廢話,總之,我只是要讓大家了解,我是如何被那照片吸引著。
就因為這樣,出發前我就跟DDT說,我一定得去這個大澡堂瞧瞧,並且,你要幫我拍出跟這書上差不多的照片。DDT看了那照片之後說,很難吧,10月的天空應該沒辦法拍成那樣。
我也知道10月的天空長的就不是那樣啊,但旅行嘛,出發前就是會有許多幻想跟期盼的呀。
懷著幻想與期盼,終於來到了羅馬,因為抵達時已經是下午了,我們先去看離旅館比較近的圓形競技場,想說第二天再去卡拉卡拉大浴場。
這裡稍微說明一下,競技場的門票,一張12歐元,除了參觀競技場,還可以參觀旁邊許多如古羅馬廣場(Foro Romano)及帕拉汀諾山丘(Palatino)等一堆帝國遺跡,說穿了其實就是一大片斷垣殘壁,你可以想像一個城鎮被轟炸機炸過幾次後,加上經年風吹日曬雨淋使得外貌更加滄桑與不可辨認。
但這古羅馬遺跡值得臭屁的地方是,第一,西元前五世紀即開始有神殿建築,雖然現在看到的多半是後來重建,但重建的時間距今也有一、二千年。
第二,它的建築看起來都很巨大,仔細瞧這些以石頭建築的宮殿殘骸或凱旋門,雖年代久遠,仍流露出一股氣勢,可以想見當時的豪華與講究,絕不是一般城鎮能比啦。
第三,它的歷史說出來也很嚇人,以前在西洋史讀到的元老院共和體制,屋大維創立帝國,還有凱撒被刺殺等歷史事件,據說都在這裡發生。
總之,參觀完競技場之後,通常就會走到隔壁的這片古蹟來繼續參觀,但那天我們看完競技場已經晚了,Foro這邊早已關門禁止入園,所以我們就沿著周圍的鐵欄杆散步,瞧瞧裡面的模樣,想說來個Window shopping也好。
但也許是第一天到羅馬實在太興奮,我們的注意力都放在一些與古蹟不相關的事情上,譬如說看人家在拍婚紗,或是觀賞某個正在舉行婚禮的莊園外面停的勞斯萊斯,還有義大利滿街跑各式各樣的小鋼砲...
可能是因為太閃神了,以致於,鐵欄杆裡的東東到底長什麼樣,其實並不是很清楚。
而且說真的,古蹟就是那樣子嘛,義大利新娘的婚紗真的會比較吸引人啊,你懂我的意思。
好啦,我又廢話太多了,總之,我只是要讓大家了解,我們真的不知道自己在隔天,竟然又去同一個地方參觀,而在快參觀完了,才發現自己好像來到跟前一天同樣的地方。
爲什麼會這麼糗呢,我只能說,羅馬的巨大古蹟,看起來真的都很像,我們在競技場的下一站下車後,本來是準備往卡拉卡拉大浴場去的,但其實我們搞不太清楚東西南北,剛好沒看清楚路上的指標,又剛好看到一大片超巨大的石頭建築遺跡(以為就是浴場),又剛好我不是那種老是拿著地圖或旅遊指南兢兢業業深怕走錯的旅人(況且羅馬市區圖也看不到浴場位置)。
有太多的剛好,造就了我們再次掏出一張12歐元的錢,買了進Foro參觀的門票。(當然,參觀完Foro,還可以去參觀隔壁的競技場...)
不過,撇開很糗的感覺,古羅馬廣場裡面其實還蠻棒的耶,真正進來看的感覺跟昨天在鐵欄杆外徘徊是完全不同的。
而且,因為繞很遠的路,從跟昨天不一樣的另一邊入口進來,我還因此不經意去了在書上看到也很想去瞧瞧的坎皮多怡歐廣場(Campidoglio)(米開朗基羅所設計),算是另一個收穫吧。
至於我們到底怎麼發現自己來到跟昨天是一樣的地方,有段白目的對話。
DDT(指):你看那個,好像也是一座競技場耶。
我(驚訝):真的耶,但我們離昨天的競技場應該很遠啊,難道羅馬還有另一個競技場嗎?
DDT(疑惑):ㄟ...
我(自以為):啊,我知道了,那大概是大競技場吧,原來它長這樣喔,可是我記得地圖上不像這形狀啊...
事實上,大競技場(Circo Massimo)只是個遺跡所在地,並沒有任何建築於其上的一片空地而已。
等到我們走的更接近DDT所指的競技場之後,在一座凱旋門前拍照,拍著拍著,我對DDT說:你不覺得這個凱旋門很眼熟嗎?
DDT(環顧四週):我們昨天好像有看過這裡耶。
我(驚覺):那個(指著那座令人疑竇的建築)...是昨天去的競技場啦!
就這樣,兩個人兩天花了快50歐元的門票錢,在同一景點打轉來打轉去。
至於那卡拉卡拉浴場,是等到一個多禮拜後,再次回到羅馬,才終於去拜訪的。
景色沒有書上的照片那麼動人,氣氛也一點都不好萊塢電影,當然天空也不寶藍,甚至因為有雲而有些泛白,但是終於親眼看到了,也算是為這個烏龍還有這趟旅行,有了有始有終的交代。
天沒有很藍的卡拉卡拉大浴場
圓形競技場
競技場隔壁的古羅馬廣場
2008年11月18日 星期二
到Pisa的Piaza吃Pizza
不過說到Pisa,以前它是個海港,位於Florence西方靠海邊之處。現在好像已經有點淤積,就像台南的安平古堡一樣,已經離海邊有點距離了。到Pisa來大家都是為了看那個有名的「比薩斜塔」,據說伽利略曾經從上面丟下兩個一樣大的鐵球跟木球,來證明重量跟自由落體速度無關,越重的物體並不會比較快掉到地上。這樣哪天去跳傘時,發現傘打不開想找個胖子墊背的主意可能行不通了。
2008年11月5日 星期三
[義大利]滿街都是小鋼砲的國家
2008年10月29日 星期三
[義大利]出發就遺失了背包
2008年10月28日 星期二
全世界最好吃的食物是義大利的義大利菜(下)
我去過很多地方旅行,每次兩個星期的旅程,常常第一個禮拜還沒過完,就開始想念中式料理的味道,然後在接下來的旅程,總要不斷尋找東方味來安慰自己的味蕾。這次去義大利,很神奇,我一天也沒想過家鄉菜,更別說其他日本菜還是越南菜,義大利菜天天吃,越吃越爽,吃到回到台北,還是天天想要嚐義大利味。我...我不介意當義大利人,真的。
義大利菜對我來說好吃的原因有幾個。第一,義大利菜是熱呼呼的食物!除了前菜是冷盤為主外,其他每一道都是熱呼呼到會燙口的菜,湯是熱的,麵是熱的,肉是熱的,配菜也是熱的,路邊賣的披薩是一定加熱好才給你,就連你去買個三明治,他也會問你要不要加熱,同樣夾的是乳酪和火腿,熱麵包和冷冷的硬麵包可是完全不同的fu啊!
第二, 菜裡有很多的蔬菜,而且不是只有生菜沙拉而已!水煮菠菜和花椰菜拌橄欖油和大蒜,很像自家會做的燙青菜。烤蔬菜裡的紅蘿蔔、洋蔥、白菜、茄子、綠節瓜,灑上少許香料和胡椒,就超有味道。番茄在這裡是蔬菜不是水果,當地人是灑鹽來吃。
第三,令人眼花撩亂又好吃莫名的各種火腿!很多我都叫不出名字,我只知道我最常吃到的有Salame跟Parma,連旅館早餐都會有,但就算是Salame,大小和口味也會有不同。我喜歡充滿鹹香滋味的Parma配上哈密瓜,真是絕配。
第四,大量的使用橄欖油!在義大利橄欖油真是寶,除了用來烹調外,混點巴薩米可醋,就是麵包最好的沾醬,用來醃漬蔬菜、番茄乾、橄欖,風味真是沒話說,特別是我最愛的Crostini,本來是一種無鹽超有嚼勁的硬麵包,但淋上橄欖油烘烤後,再隨意舖上佐料,就變成托斯卡尼每桌必備的超美味的前菜了。
第五,義大利菜就是有家常味,就像是自家媽媽會煮的菜,不是那麼重視擺盤,也不搞精緻,但絕對好吃,而且份量很多啊!
義大利的菜好吃,他們的冰淇淋也是名不虛傳,在台北已經很久不吃冰的我,到了義大利,竟然每天都要吃上兩次冰淇淋。
我覺得最好吃的冰淇淋在聖吉米納諾(San Gimignano),DDT和我都很喜歡這個充滿中世紀風情的小鎮。除了廣場旁大家搶破頭排隊的那家有名冰店之外,離城門口不遠人潮不很多的冰淇淋店,他們的香草和芒果冰淇淋,也好好吃。當然廣場名店的冰淇淋也不是蓋的,他們的香草口味特濃特綿密之外,還看得到一粒粒香草子。
至於佛羅倫斯的名店Vivoli,我吃過無花果跟純巧克力,無花果對我來說太甜膩,沒有想像中的好吃,巧克力還不錯,但印象並沒有非常深刻就是了。我在當地書店看到的旅遊指南,有推薦三家冰淇淋名店,我只去過Vivoli,另外兩家來不及去,希望下次有機會可以吃到囉。
寫到這裡,真是越來越想念義大利味,但我現在去哪裡找義大利的義大利菜啊?
2008年10月24日 星期五
用TomTom在歐洲開車
一上路之後幾個轉彎我就發現TomTom之好用了,我不必再去分心看路標,也不必再靠士多啤梨大人幫忙看地圖確認路是對的,只要專心開車,按照TomTom指的路線很容易的就離開Florence。
2008年10月23日 星期四
全世界最好吃的食物是義大利的義大利菜(中)
說完怎麼選餐廳,接下來說說菜單有些什麼吧。
看菜單這件事,絕對可以排入我最喜歡的幾件事之一。我在佛羅倫斯的一家小餐館外面,天已經慢慢黑,餐廳還沒營業開燈,我卻站在只有義大利文的菜單前,對著先前準備好的義大利文食物單字表,一道一道慢慢看,在寒風中弱光下看了少說半小時。DDT很佩服我,我也很佩服我自己,我常說我當年讀書要是有吃飯跟玩樂這麼有心,我應該可以讀到醫學院才是。
義大利的菜單,大致分為前菜(Antipasti)、第一道主菜(Primi piatti)、第二道主菜(Secondi)、還有配菜(Contorni)、及甜點(Dolci)等。
前菜大部分都是冷盤,醃漬蔬菜、各式火腿、各種乳酪、燻鮭魚、在托斯卡尼有Crostini,因為麵包是烤過才放上佐料,所以算是熱前菜。
義大利的前菜都很好吃,我最喜歡看到綜合(misti)這個字,像是Crostini misti,就有各種口味在一盤裡,像是橄欖油、番茄丁、雞肝醬、橄欖泥、白豆...等等,另外像是托斯卡尼綜合切片(Affettati toscani misti),裡面就會有雞肝醬的Crostini,好幾種口味的Salame、Parma等生火腿及熟火腿、油漬茄子、節瓜、朝鮮薊等,對於貪心想嚐多的人和不知道點什麼的人,都是很好的選擇。不過這裡只是舉例,每家餐館的組合都不太一樣,只是先讓你有個fu。
再來是第一道主菜,這裡通常都是義大利麵類和燉飯或蔬菜湯之類的菜色,我最喜歡義大利麵,幾乎餐餐都會點,義大利麵的總類很多,粗麵、細麵、管麵、螺旋麵、千層麵...等等,其中我最愛Spaghetti和管麵Penne。
用Spaghetti做成的蛤蜊麵、章魚麵、野菇麵真是彈牙又美味,義大利人給的料都是滿滿一盤的,蛤蜊一大堆,吃完殼可以裝滿另一個碟子﹔章魚有的餐館是大的切塊的,有的是整隻小章魚,柔軟的肉質混著熟番茄丁也是滿滿的一盤﹔野菇也是,秋天剛好是菇的季節,肥美又多汁,每一口麵都可以吃到很多菇...。
而Penne的醬汁多半很濃稠,我吃過一道用野菇、花椰菜、培根加鮮奶油混合的醬汁做的管麵,那滋味...啊真是太銷魂了...,寫著寫著,覺得義大利人真是好幸福。
吃完前菜跟麵其實就蠻飽,但是怎能放過第二道主菜呢?有肉類、海鮮、內臟等菜色,每個地方有不同的代表菜,像是威尼斯就是海鮮為主,托斯卡尼是牛肉、野豬肉和燉內臟為主,羅馬則是小羊肉。
我最喜歡托斯卡尼的Chianina牛,它連同丁骨一起燒烤就是那赫赫有名的佛羅倫斯牛排(Bistecca alla Florentina),但比起整塊丁骨燒烤,我卻比較喜歡切成薄片的牛小排肉,一樣有又香又焦的烤肉邊,但粉紅色柔軟卻又不失咬勁的肉質,比起丁骨牛排容易老掉難嚼的口感,更讚!
我吃過搭配黑松露(Tartufo)的牛排,那新鮮松露的嗆人香味,濃郁到我懷疑自己在台灣曾吃的松露到底是什麼?而且啊,他們松露給得好多,不是只有一兩片,切片的牛肉上,每一片肉都舖著好幾片松露,我配肉吃、單片吃,吃到天荒地老也絕不會忘了那松露特有的強烈香氣。
點了第二道主菜,還要點配菜才搭,這是我看當地人的餐桌上學的。配菜通常有生菜沙拉、新鮮切塊番茄、烤馬鈴薯、烤綜合蔬菜、水煮花椰菜或菠菜拌橄欖油等選擇,這是我愛義大利菜的其中一個原因,就像我們中國人吃飯要有肉有菜一樣的道理啊,而且菜是熟的,不是全都生的!
吃完這些,不飽死也撐死,這時候服務生會來問你,要來點甜點嗎?咖啡?卡布奇諾?義大利人不會問你要不要喝茶,你說要來熱茶,他會覺得你很奇怪。
我在佛羅倫斯吃過提拉米蘇,好吃,不愧是提拉米蘇的故鄉。還吃過巧克力塔跟蘋果派,巧克力味道雖濃郁,但塔很硬,我不愛。倒是蘋果派,很特別,吃起來比較像蘋果鬆糕,會吃到大塊果肉,不甜不膩,也沒有嗆人的肉桂味,沾點鹽更好吃(我個人的發現)。
附帶一提,義大利小餐館通常是等你點完菜,才問你要喝什麼,一瓶礦泉水是基本,幾乎每桌都會點,其餘啤酒還是紅酒白酒就看人喜好,可樂是小孩跟老美點的,果汁?沒看過有人點,但我在威尼斯的披薩屋裡就點過現榨柳橙汁,怎樣?人家維他命C不足嘛!
2008年10月22日 星期三
全世界最好吃的食物是義大利的義大利菜(上)
標題這句話一點也不誇張。
還沒去義大利以前,在台北儘管可以享受各式各樣的異國美食,義大利菜卻從來不是我的菜。
到了義大利,我卻餐餐都要吃熱呼呼的義大利麵,在托斯卡尼,天天都要吃兩次超濃郁的冰淇淋,餐餐都想點舖滿雞肝醬或番茄丁或橄欖泥的Crostini(切片的烤麵包上舖滿佐料的一種開胃菜),還有燒烤Chianina牛排。每家小餐館自製的油漬紅黃椒、朝鮮薊,烤節瓜、茄子等時令蔬菜,還有各式生火腿、熟火腿、乳酪,實在都好吃到舌頭會掉下來的地步。
為什麼?為什麼會這麼好吃呢?
先讓我吞口口水,再告訴各位吧!
義大利菜著重的是鄉土料理,以當季新鮮的食材,用簡單的烹調手法,做出的一道道美食佳餚。所以在義大利各地吃到的菜色會有很大的不同,小餐館當然就是品嘗這些當地美食最好的地方。
根據我的觀察,好吃的餐館,通常要具備幾個條件:
1. 門口的菜單只寫義大利文。
2. 餐廳的位置不太多,最多容納三十到四十幾個座位而已。
3. 晚餐一定七點半才開門,八點過後幾乎就滿座。
4. 老闆和廚師和服務生看起來都很有性格,絕對不會在門外招攬顧客。
這樣的餐廳,通常是當地人去的餐廳。
當然,也不是全然都要達到這樣的條件,才能推開門進去吃,觀光區大部分的餐廳都有英文菜單,不然服務人員也可以說英文,我們去的一些觀光客很多的小餐館風味也都很不錯,而且即使是同一道菜名,在不同的餐廳,味道做的也不太一樣,可說是深具主廚個人風格。
不過也有踩到地雷的時候,在羅馬的一家餐廳,吃到蝦子超不新鮮的海鮮麵,正當我跟DDT抱怨時,坐在他後面那桌、和我吃同一道麵的老美,竟然頻頻點頭稱是...(驚)!老美很有趣,到了義大利,他們不管什麼都可以說好吃,除了一整條魚上桌他們立刻面有難色之外。我看過一對美國人,男的點了一條烤魚,魚上來時香氣四溢,我正想著剛剛我怎麼沒也點一條時,只見男生臉色驚恐,坐在他對面的女生已經笑得東倒西歪,還拿相機出來拍照,然後男生手拿刀叉,在第一時間裡先把魚頭和魚尾切下來撥到一邊去,女生還是笑不停,我也跟著哈哈笑,但心裡卻想著可惜了那魚頭跟魚尾。
不過有時候在一些小鎮,好吃的餐館並不一定符合我剛剛說的那些條件。
我曾在托斯卡尼的小山城聖吉米納諾(San Gimignano),因為等一家都快八點還不開門的餐廳等到煩,最後晃到一家座位很多卻沒什麼人,服務生比客人還多的觀光餐廳,意外吃到此行我覺得最好吃之一的義大利麵和前菜Crostini,滿意得不得了,還跑去跟主廚說你的菜真好吃。
所以,旅行往往還得隨意跟放寬心,才會處處有驚喜。
我愛死了義大利的小餐館,在佛羅倫斯一家當地人的餐廳,吃飯吃到一半,服務生把電燈關掉,端出插在麵包上的蠟燭,幫某桌熟客慶生。在老闆的帶領下,全餐廳的的人都用最激昂的歌聲,高唱義大利文的生日快樂歌,我們不會義大利文,但在那熱情氣氛的感染下,也跟著忘情的拍手叫好。
同樣的餐館,好吃到當我們光顧第二次時,老闆拿出托斯卡尼特產的檸檬酒(Limoncello)招待我們,讓我們配甜點享用(還不時地從廚房門口偷瞄我們喝酒的情形)。並在我們離開時,熱情地跟我們握手道別。
他們的食物好吃到不必說,大拇指舉一雙都不夠,但除了美食,在用餐的兩個多小時裡,看著老闆跟每桌客人握手寒暄,送菜時邊哼唱著歌曲,每桌客人都盡情開懷的比手畫腳、談天說地,那種熱鬧又溫馨的氣氛,也深刻地感染了我們。
當然,兩個東方觀光客出現在滿是當地人的餐廳裡,就是一幅奇異的景象,也是最有趣的被觀察目標,他們對我們的模樣、點些什麼食物、怎麼吃,都有極大的興趣。我看過兩個同桌的老頭子,盯著我們上來的每道菜,然後看著我們吃,彼此嘰哩呼嚕不知道說什麼,當我吃完最後一道菜,還撕著麵包沾滿剩下醬汁大嚼特嚼時,兩個人看著我,又嘰哩呼嚕不知道說什麼,就開懷大笑起來。我不好意思的對著他們笑,他們對著我比起大拇指,我想我看起來既貪吃又傻氣吧。他們看我貪吃哈哈笑,就像我看老美吃魚,我也哈哈笑。
我的心得是,不用管別人的眼光,他們對我們就如同我們對他們一樣好奇,盡情的吃,盡情的喝,大聲的說話,在與他人眼神交會時,必要時,報以一個燦爛的微笑,相信我,通常你也會看到張張溫暖而開懷的表情。
[義大利]一些照片
2008年10月20日 星期一
[義大利]搭火車 - 查票
2008年10月1日 星期三
如何自助旅「行」?
比如說義大利國鐵網站,輸入上述資訊,並且加入會員,就可以買到票。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他的優惠方式,會決定你的票價,如果你擁有一些什麼優惠卡,可以在這邊選擇,如果沒有,可以選Standard,或者選Amica,八折票,但是座位有限,並且在退換票上有一些限制。如果你提早確定你的行程,那就可以選這種票省點錢。
2019夏北海道自駕全紀錄 - 租車取車開車及行程安排
夏天的北海道很適合開車帶著一家大小出遊,可以自己控制出發以及景點停留時間,也可以深入暢遊美瑛各個大小景點,但是在北海道開車租車實際上的經驗如何,是這篇文章想要分享給大家的。 我在2019年7月帶著老婆跟岳母三人,行李一大兩中,在rentalcar.com上跟Nissan R...

-
有時在辦公室用電腦播影片,總是覺得NB內建的喇叭聲音太小,自己聽還OK,但開會時要播給大家聽就嫌太小聲。上網搜尋一下藍牙喇叭,像SONY的藍牙喇叭,要價3500-7000不等, Harman Kardon的也要8000 - 16000,雖然音色不錯,但藍牙傳輸頻寬有先天限制,同...
-
自上篇自製藍牙音箱的「 音效測試影片 」過了一個多月,才有時間來寫一下整個製作過程。有興趣DIY的同好可以參考一下,而只是愛看別人怎麼做的過路客也可以欣賞一下。其實我之前寫過一篇「 製作一個Arduino專案不只是寫Code 」,裡面就說到除了主版跟電路之外, 外殼跟電源 是最難...
-
話說 Golf 車開久了,總是會有小東西要修,跟一般國產車不一樣的是福斯的零件比較少有所謂副廠貨,不像TOYOTA, Benz, BMW這些車,因為量大,所以有很多廠商會製作副廠零件販售,相對來說,福斯車的零件最好來源,反而是淘寶,或者特定的零件進口商。 不過有些零件可以自己...